乌当借贷合同纠纷处理、管辖法院确定及合同无效情形解析

一、普通借贷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

  1. 协商解决
    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主且相互体谅的原则下,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合同约定,通过阐述事实、摆明道理的方式,达成和解协议,自行处理合同纠纷的一种途径。这是最有益于维持双方关系的解决办法,有助于防止双方产生更深层次、难以挽回的矛盾。
  2. 调解处理
    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方(即调解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由第三方对纠纷双方进行解释疏导,促使他们相互体谅、让步,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3. 仲裁解决
    即由第三方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决,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争议解决法律机制。不过,其成本相对较高。
  4. 诉讼解决
    也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该方式通常耗时较长,但费用相对较低。

二、借款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规则

需注意的是,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若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涉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的案件,均不依据履行地来确定案件管辖法院。

三、民间借贷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

以下情形下,法院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 订立民间借贷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2.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民间借款合同;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乌当区位于贵阳市东北部,属贵阳市新城区,总面积869平方公里。整个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1242米,全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区辖5镇6乡2个街道办事处,104个村、33个居委会、总人口26万,其中农业人口17万,占全区人口的66.06%。有布依、苗、土家、侗、彝、仡佬、白族等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4.57万,占全区人口的18.27%。乌当区境内自然文化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硅、铝、重晶石等10余种;有百花湖、香纸沟、情人谷、来仙阁、新天温泉、相思河、普渡河峡谷、永乐桃园、阿栗、杨梅园等景观,美不胜收。独具特色的布依三月三、苗族四月八、阿栗杨梅园、永乐桃花节、朱昌稻花节和金华米花节等民间风情、民族节庆多姿多彩,其中下坝的苗族花棍舞被誉为”东方迪斯科”,享誉国内外。乌当区行政中心所在地新天街道办事处距贵阳龙洞堡机场8公里,滇黔国道、贵黄、贵毕、贵开、东北绕城环线等高等级公路贯境而过。乌当区是西部大开发国家重点建设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带中心城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座落其中。2004年3月,我区被国家科技部批准成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区)。改革开放以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区第一要务,结合区情,坚持实施高新技术带动和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两大战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转变的格局,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在全省第一轮经济强县考核中,乌当区名列第四。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天工业园在管理体制理顺后,已发展成为乌当区非常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目前,园区内被省科技厅授牌的高新技术企业及软件企业已达98家。2004年,全区GDP完成52.64亿元,同比增长20.1%;财政总收入达到3.41亿元,同比增长24.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41亿元,同比增长28.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2亿元,同比增长20.47%,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2亿元,同比增长46.7%。